体质

体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莸养所形成的!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因环境、性别、精神、营养,遗传、年龄,习惯,气候也会影响体质的因素。

体质分类为九种:

Problem_PNG-01-01
Problem_PNG-01

常会听到一些消费者反馈不能摄取中药膳食和药材,自认身体体质是 #虚不受补,所以谢绝任何中药材以免任何的副作用如流鼻血、上火、腹泻等等。你也是其中之一吗?虚不受补,通常是指患有虚证的人用了补剂以后不能耐受,出现上火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等,不仅达不到补的目的,反而感觉更不舒服。

中医强调因人施药,辩证论治和查明体质所需才会给予中药以针对当下的急症、虚证、慢性疾病和对应的养生膳食守则。究竟哪些人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呢?有 #五类人最易虚不受补,即阴虚体质者、淤血阻滞者、痰湿阻滞者、肝郁之人、体弱之人。这五类人要根据实际情况,注意调整用药,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。

01.阴虚体质,津液不足易上火

阴虚体质之人,是由于体内阴液不足、阴虚生内热,常表现为形体消瘦,两颧潮 红,手足心热,潮热盗汗,心烦易怒,口干,头发、皮肤干枯,舌干红、少苔。因此,稍微用点补(阳性)药,就会上 火,所以称之为虚不受补。与其相对应的药物更适合清凉和清补滋阴增加津液较为恰当。

02.淤血阻滞者,淤血日久会出血

淤血阻滞常见症状为表情迟钝、言语 不利,伴口干不欲饮、双目黯晦,舌质暗或有淤斑等。倘若淤血日久,血中郁热日深, 此时进补,有的患者就会出现出血的情况。 因此平日应注意用疏通血管、改善血管机能的药物如田七、丹参等,使血液浓、黏、凝状态得到改善。如果需要用中药补剂,一 定要同时加用疏通气血的药物。

Problem_PNG-06
03.痰湿阻滞者,清除痰饮才可补

痰湿阻滞证是指身体脾虚或饮食不节伤脾,脾虚运化失司,肾虚不能化气行水,水湿内停, 聚湿生痰,或痰湿之体,痰湿阻滞冲任二脉,或结块,使血不得下行所表现出来的月经延后,渐至月经停闭;表现为,月经延后,经量少,色淡质黏腻,渐至月经停闭;伴形体肥胖,胸闷泛恶,神疲倦怠,胃口不佳或带下量多,色白。这样的情况必须先清理痰浊郁滞,不能单纯应用补品,以免加重痰浊 的郁滞,也得不到进补的效果,甚至会出现越补越不适的感觉。因此一定要先将体内痰注充分清 理干净,之后才能进补。

04.肝郁之人蕴藏郁火不受补

肝郁之人虚不受补的情况最为多见。中医认为肝主情 志,主疏泄。如果肝失疏泄,就会出现肝郁气滞,表现为情志抑郁、心烦易怒等。同时由于心主 神志,情绪也常与心有关,故心火与肝火常常是互相影响、互为作用的,以致出现心肝火旺等表 现。这些人由于体内蕴藏着郁火,所以,稍用补品就会使得郁火燃烧。应以清热滋阴为治疗原则。

Problem_PNG-08
05.体弱之人,肾脾虚弱不耐受

因为体虚之人身体各种机能常常偏弱,整体代谢能力也会处于低水平状态,补药稍多即不耐 受。郭志红说,日常人们自行食用补品容易超量,体弱之人非常脆弱,也非常敏感,用药稍过则 不能耐受,出现胸闷、胃堵、头晕、心悸等现象。

要进补先需了解自身的情况才能完善的搭配正确的中药与膳食,与大家共勉之!